时间:2025-10-17 08:37:25 来源:邯郸市学步桥小磨香油有限公司 点击数:27
当秋风拂过田野,一株株芝麻秆褪去绿装,露出饱满的褐色蒴果 —— 这是学步桥小磨香油故事的起点,也是在10月16日这个世界粮食日里,想和大家聊的 “微小却伟大” 的食材哲学。
每年世界粮食日“杜绝粮食浪费、守护食材价值” 的倡议都会唤醒人们对 “一粥一饭” 的敬畏。提到粮食,多数人会想到稻麦菽粟,却容易忽略芝麻这粒 “黄金籽”。可你知道吗?从田间采摘到餐桌调味,这粒不足 3 毫米的芝麻里,藏着学步桥坚守20年的 “不浪费” 智慧,更藏着中国小磨香油非遗工艺对食材的极致尊重。
第一重智慧:田间选籽,把 “珍惜” 刻在源头
“好油先好料,一粒不能少”,这是学步桥小磨香油采购团队在每年秋收季挂在嘴边的话。
芝麻的生长周期短却娇贵,从播种到采收需历经 3 个月精细照料,而每亩地的产量仅约 80 公斤。为了不辜负土地的馈赠,学步桥小磨香油在湖北、江西、河南等地建立芝麻签约种植基地,采用 “人工+机器” 双重筛选标准:成熟度不足的青籽、颗粒不饱满的瘪籽、带有杂质的劣籽,都会被逐一剔除,最终只有颗粒均匀、含油率达55%以上的优质芝麻,才能进入下一步加工。
“看似‘挑拣’是浪费,实则是对每一粒粮食的负责。” 学步桥非遗传承人王师傅说,“如果把劣质芝麻混入原料,不仅会影响香油口感,更会让好芝麻的价值被浪费——这不是节约,是对粮食的不尊重。”
第二重智慧:古法磨制,用工艺锁住每一分营养
走进学步桥小磨香油生产车间,你会看到传承自明代的 “水代法” 工艺每道工序正在有条不紊的运转:筛选、漂洗、炒籽、磨浆、兑水、搅拌、沉淀、取油,每一步都透着 “慢工出细活” 的匠心,而这正是 “不浪费营养” 的关键。
与现代机榨法不同,“水代法” 全程采用低温研磨,避免高温破坏芝麻中的维生素 E、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。炒籽时,师傅会根据芝麻的含水量调整火候,确保每一粒芝麻都炒至金黄却不焦糊;磨浆时,石磨转速控制在每分钟 30 转,让芝麻细胞壁充分破裂,营养物质完全释放;沉淀时,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,靠自然重力分离香油与麻渣,确保每一滴香油都纯净天然。
“别人追求‘出油率’,我们更追求‘营养和香味保留率’。” 刘师傅指着正在转动的石磨介绍,“机榨法可能出油快,但会有20%的营养流失;而我们的‘水代法’虽然耗时更长,却能让芝麻的营养和香味保留率达到95%以上 —— 这才是真正‘不浪费’食材的价值。”
第三重智慧:物尽其用,让麻渣焕发新生机
在很多人眼里,榨完香油的麻渣是“废料”,但在学步桥小磨香油的工厂里,它却成了“宝贝”——这是“高效利用” 的第三重智慧。
经过 “水代法” 提取的麻渣,保留了芝麻中的蛋白质、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,且无任何化学残留。学步桥小磨香油公司将这些麻渣转至下游产业链,经过二次深加工,麻渣可以制作成有机肥料,实现“从土地来,回土地去”的循环利用。
“一粒芝麻,能榨出香油,能做成食品,最后还能滋养土地——这才是把粮食的价值用到极致。” 学步桥品牌创始人刘建堂说,去年一年,工厂通过麻渣二次再利用,减少了约 50 吨农业废弃物,相当于节约了 200 亩地的芝麻种植资源,“粮食浪费不只是‘吃不完倒掉’,让每一部分食材都发挥最大价值,也是杜绝浪费的重要方式。”
世界粮食日,从珍惜一粒芝麻开始
今天是世界粮食日,当我们拿起一瓶学步桥小磨香油时,看到的不只是一瓶调味品,更是对 “杜绝浪费、守护价值” 的践行——从田间选籽的“严”,到工艺锁鲜的“细”,再到物尽其用的 “巧”,每一步都在诉说:粮食的价值,从来不是“数量多少”,而是“是否被珍视”。
或许我们无法改变世界粮食现状,但可以从餐桌小事做起:珍惜每一滴香油,不浪费每一口食物,理解 “小食材里的大智慧”。正如学步桥始终坚守的:尊重粮食,就是尊重土地的馈赠,尊重劳动者的付出,更尊重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。
这个世界粮食日,让我们一起,从珍惜一粒芝麻开始,守护食材的每一分价值。